【代表风采】朱赛勇:传承与创新,90后“新农人”让农家鸭蛋变成“金蛋蛋”
人大发布 ·高要 · 1-13
小小一枚咸鸭蛋,筷子一挑,红油四溢,送入口中,蛋黄沙糯,蛋白细腻。如此一道让人食之难忘的舌尖美味,出自“高要制造”,是区人大代表、90后“新农人”朱赛勇对传统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后打造的名特优新产品。如今,这枚金达喜咸鸭蛋已成为广东省名牌产品、“我最喜爱的肇庆品牌农产品”、“高要十大旅游手信”之一,驰名珠三角城市以及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
勇于革新,立志推动产业转型创新
朱赛勇是高要区鼎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峰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凭借“90后”新农人独有的互联网思维、品牌化思维和融合性思维,他大胆地“跳出农业做农业”,将农家一枚小小鸭蛋打造成炙手可热的“网红”蛋,走上了五湖四海的家庭餐桌。
朱赛勇回忆,在他小时候,父亲就带着腌制咸鸭蛋的技艺从家乡浙江来到高要,创建了鼎峰食品有限公司,专营蛋品制品。201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朱赛勇来到父亲的厂就敏锐地发现,工厂生产仍处于原始、粗放的小作坊模式。产品包装价值感不高、销售渠道有限……多重限制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只有进行差异化、创新化经营生产发展模式,公司和行业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经过深入思考,朱赛勇毅然决定,要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全新的营销理念和制作方法为鼎峰食品公司的蛋品产业开展一场大改造。
创新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养殖致富
知易行难。创业初期的朱赛勇对蛋品产销流程还是一个“门外汉”。凭借不服输的闯劲,他从基础学起,从销售做起。经历了三年销售磨练,朱赛勇终于摸熟了蛋品从收购到销售的全部环节。2021年,为创新养殖方式,扩大鸭蛋供应,他成立了肇庆市金蛋蛋养殖技术合作社。
“从鸭苗选购、饲料选择、护理喂养、防病治病,再到如何提高产蛋率、收蛋和运输等,我们都坚持做到规范化管理。”朱赛勇一边积极向行家学习,一边从实践中摸索经验。短短一年间,由于养殖技术的提高,蛋鸭的产蛋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2%;而收蛋和运输环节的精细化处理,也使原材料几乎没有损耗,从而提升效益。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带动农户致富”是鼎峰食品公司一直秉持的宗旨,因此,朱赛勇选择“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我们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鸭种、饲料、养殖场地以及养殖技术,确保鸭蛋无兽药残留,再以约定的价格收购,解决农户鸭蛋销路。”
目前,合作社已示范带动周边230多户农民养殖蛋鸭,使到片区蛋鸭总量超过11万只。此外,他还亲自编辑出版了《蛋鸭生态养殖技术》一书。按照书中技术进行养殖后,农户们的蛋鸭产蛋率得到保障,经济收入也大大增加。
一枚小小鸭蛋,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作为人大代表,朱赛勇对此深感欣慰。“我将合作社取名为‘金蛋蛋’,就是希望每一枚鸭蛋,都能成为大家致富的金蛋。”
如今,肇庆市金蛋蛋养殖技术合作社已经成为国家级农民示范社,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培训。
打开思维,让品质立起来,让品牌走出去
2022年端午节期间,在“兴盛优选”网购平台上,“金达喜”咸蛋的销售量达到了100万枚。
拥有亮眼销售成绩单的不只有“金达喜”咸蛋。鼎峰食品公司所生产的松花皮蛋、咸蛋黄等一系列蛋品同样声名在外,如今已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内蒙古、太原、沈阳等地。在广东省内,鼎峰食品公司也与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机场南航公司、华润万家超市、肇庆端州月饼等企业成为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在朱赛勇的带领下,鼎峰食品有限公司成功闯出一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当前已经成为了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蛋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对此,朱赛勇总结:“无他,唯‘创新’二字。只有打开思维,勇于革新,才能真正让品牌创起来、走出去。”
▲朱赛勇打开设备,对蛋品进行智能挑选。
为不断改良鸭蛋制作配方,他自主研发出智能化腌制设备和“低盐咸鸭蛋快速腌制技术”,不仅高效节能,还能使咸鸭蛋“富得流油”。
为提升生产效率,他以重金引进一套先进生产设备。“磨刀不误砍柴工,公司现在的生产设备每小时可生产咸蛋黄3万枚。”
为瞄准中高端市场,他摒弃传统蛋品粗糙简陋的包装,大胆采用真空包装和礼盒装并进行批量销售,推动鼎峰蛋品走出高要,走出肇庆,走向全国各地。
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他踏上了电商“快车道”,线上直营店、抖音带货……还发展了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等多种复合渠道,带领鼎峰蛋品触网生金。
如今,朱赛勇又把目标瞄向了预制菜市场。“随着预制菜订单需求的增加,去年公司增开了凉拌皮蛋生产线和即食熟咸蛋生产线共两条生产线,还加大产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力度。预计今年销售额可突破1000万元。”
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惠及一方群众。凭借匠心和情怀,朱赛勇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敢闯敢试的勇气,将农产品鸭蛋“点石成金”,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乡村振兴”奉献了人大代表的力量。
积极履职,写好人大“三问”答卷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朱赛勇不仅仅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始终牢记代表职责,积极参加南岸街道人大工委围绕解决民生实事、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履职活动;同时立足本职工作,关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积极为农户发声、为群众解忧。
在2022年广东省人大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期间,朱赛勇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来到马安社区、天资社区等地,参与爱国卫生大扫除行动中。同时向群众大力宣传防疫和卫生健康知识,努力营造人人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朱赛勇(左一)在天资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访选民群众。
2022年8月以来,朱赛勇积极落实“双联系”工作,作为天资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他坚持每月定期进站接访选民群众,收集群众对加快产业发展、民生微实事、交通安全出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将代表依法履职监督、服务保障民生、助力社会发展等职责具化为丰富、生动、高效的履职实践。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将继续强化履职意识、提升履职能力,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同时,我将努力在乡村振兴事业中主动作为,以实干和担当写好新时代人大‘三问’答卷。”朱赛勇说。
高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