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市人大代表陈志和:在水稻田间书写“履职报告”
人大发布 ·高要 · 1-6
2022年深秋,稻花香里说丰年。在活道镇恒德福丝苗米种植基地收割现场,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广东恒德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和站在金黄的稻浪中,捧一把沉甸甸的谷穗,脸上笑得乐开了花。
“无公害、产量高,这就是我们基地种植出来的青香优19香!经过加工生产后筛选出的靓米,米质晶莹透亮、香味浓郁,大家都称赞是我们活道大米中的米‘状元’。”陈志和自豪地说。
▲图为活道镇恒德福丝苗米种植基地水稻收割现场。
为圆“稻香梦”,扎根家乡深调研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陈志和一直有一个稻香梦。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的心与稻田紧紧连在一起。他深知农民种植粮食不易,决心要摸索出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水稻的路子,擦亮活道大米这块“金字招牌”,推动家乡农业高质量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陈志和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市人大代表,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耕地保护的政策,只有牢牢把‘粮袋子’抓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迈出自信的步伐。”
要圆梦,首先要脚踏实地。在活道这片生活成长的土地上,陈志和扑下身子,开展了深入的调研。他与选民交谈,与土地亲近,进一步摸清活道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他观察水稻的拔节、抽穗、灌浆,体会不同农时、节气对水稻成长的影响;他走遍当地的河道、水闸、灌溉渠,了解当地的水利条件。最终,他选定了土肥水沃而又充满岭南韵味的禾地咀村委会塱尾村,在这里建立起恒德福丝苗米种植基地,开启了他的水稻种植事业。
▲陈志和在基地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绿色为本、技术加持,打造活道优质丝苗米
“要种出安全、味美的高质量丝苗米,就必须以工匠精神坚守生态种养。”学习农业种植专业出身的陈志和表示,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这是丝苗米种植的“法宝”,也是收获良种的“芯片”,更是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内因。
为此,在种植过程中,陈志和联合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专家组,借助科研力量进行选种、培育,助力活道大米产业做强做优。
恒德福丝苗米种植基地推广使用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陈志和介绍,“为了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我们采用秸秆还田和油菜花轮作的方式,从而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减轻病虫害,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现耕地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绚丽花朵。在陈志和的带领下,恒德福丝苗米种植基地本造晚稻收割迎来大丰收。禾地咀百亩核心示范区在内的700亩水稻种植田共收谷物约470吨,其中,优质谷平均亩产700斤,高产稻平均亩产1000斤,精米率达到50%。
“恒德福丝苗米的丰收,带动周边农户收入也跟着高了起来。随着品牌的打响,我们活道大米的竞争力也提高了。”活道镇人大主席陈德强赞赏有加。
墙内开花墙外香,弘扬农耕之美
恒德福丝苗米高效率、低成本、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为活道镇大米产业作出了示范,同时也为活道大米品牌的发展增添了色彩。作为市人大代表,陈志和要的不只是眼前的稻香,他更希望能为活道镇的乡村振兴事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力量,助力谋新篇、创新绩。
▲恒德福丝苗米种植基地秀美的田园风光。
“我们不仅要发展稻米品牌,更要弘扬农耕之美。”畅想未来规划,陈志和表示,下一步将利用水稻种植基地,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目前正在投资兴建农耕文化展示馆、村口小公园、彩稻田观景台和观光长廊,加上周边农户的农家乐,构建‘稻米观光+稻米体验+稻米加工+稻米品鉴+稻米营销’的四季全产业链开发体系,创立活道稻米农业旅游品牌。”
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推进农文旅融合,实现三产发展“齐头并进”,从而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带动当地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此,陈志和壮志踌躇、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陈志和还积极推动撂荒耕地复垦复种,为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不少贡献。
立足本职岗位,做谋事创业的代表。陈志和认为,顺应时代、乐于奉献、投身乡村,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助力,带领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是履行代表职责的最好体现。
“借助党的二十大东风,我将在打造活道稻米品牌上持续下功夫,通过助力乡村振兴,向人民群众交出履职答卷。”陈志和说。
高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3年1月6日